〔自由時報記者蘇金鳳/台中報導〕根據一項統計發現,家中簽聯絡簿的工作,有七成七是媽媽做;教小朋友功課,有四成二是安親班,媽媽佔三成三;更令人關注的是,陪小朋友玩最多是手足,佔六成,爸爸媽媽只各佔一成多。市府社會局表示,社會型態改變,照顧孩子的工作應夫妻共同分擔,而台灣獨生子女相當多,呼籲父母應多陪孩子講話遊玩。

社會局廿三日在市政大樓舉行「全家一起樂家事」,並委託台中市西大墩婦女福利服務中心進行一項「誰來陪伴孩子現況調查」,發現父母皆就業的雙薪家庭中,對孩子的照顧,多半還是媽媽。

調查顯示,簽聯絡簿的媽媽佔了七成七,爸爸佔了兩成;教功課安親班佔了四成二,媽媽佔三成三,爸爸僅佔一成一;而陪玩及說話,手足佔六成,媽媽佔一成六,爸爸僅佔一成一;備餐食、點心者,媽媽佔六成四,祖父母為一成六,爸爸不到一成;接送上下學者,媽媽佔四成八,爸爸佔兩成五;陪看醫生,媽媽佔六成八,爸爸佔兩成四。

最受外界關注的是,陪伴小朋友有六成是手足,父母親都只有一成多,若有兄弟姊妹陪伴,小朋友當然不孤單,但多數的台灣人都只生一胎,若父母也沒空陪,小朋友將會相當孤獨,西大墩婦女福利服務中心呼籲家長應重視孩子情感層面的陪伴,而非僅是生理上的照顧。

該中心主任施郁榛表示,雖然近年社會上性別平等呼聲不斷,有不少的男性開始學會分擔家事,但多數的家庭,還是媽媽負擔多數的家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三子與劉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